本
期
导
读
一个书包,能装下多少童年的秘密?20世纪50年代,皖赣山村的她哭着喊“我要上学”,开启了带着妹妹跋涉山路的艰难求学路;80年代的我,在樟树下唱着歌谣,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;新世纪的女儿,背着唐老鸭书包走进有电脑室的崭新校园。三代人的求学路,藏着求知的热情与时代的温度,更藏着抹不去的乡愁。
三个人的小学
文/徐淑红
01
“我要上学”的渴望
展开剩余87%在她心里一日比一日地强烈起来
20世纪50年代初,地处皖赣交界的一个小山村。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站在自家门口,用羡慕的眼光望着背着书包从身边走过的同龄人,一种渴望在心里升起:“我要上学!”
可是她知道,虽然村子里读书风气还算浓厚,但是女孩上学的并不多,何况自己家境并不好,父亲又长年在外,家里家外都是母亲一个人操持。她是个懂事的孩子,可是,“我要上学”的渴望却还是在她心里一日比一日地强烈起来。
又一个新学年开学的日子来到了,她终于控制不住内心强烈的渴望,随着那些欢天喜地的孩子们一同涌入了她向往已久的校园,只是别的孩子都是跟着家长来的,而她却是一个人。轮到她了,怯怯地走上前,老师问她爹妈呢,她不吭声,老师再三问,她才大声说了句:“我要上学!”眼泪随之夺眶而出。老师到了她家中,母亲才知道这回事,不由拿眼睛去瞪她,没想到她这么胆大,可这会儿,她却早就把头低下了,母亲心软了,只好同意了,但有一个条件,必须每天放学后帮着家里打一把柴,她兴奋地抬起了头。
图为作者母亲曾就读小学(现景) 源于网络
她深知上学机会来之不易,学习非常认真,加上天资聪颖,她的成绩一直很好,几乎每次都是5分(那时实行5分制),深得老师的宠爱。
一年后,她有了妹妹。父亲还是长年在外,母亲要到生产队干活,她赶紧主动承担了更多的活,还经常帮着带妹妹,有时甚至把妹妹带进了教室,更难得的是,老师竟然默许了。母亲只好打消了让她辍学的念头。可是很快她就要上高小了,学校离家有好几里山路,而这时她又有了一个妹妹,母亲无奈地看着她,倔强的她竟然一手牵着大妹,一手抱着小妹走进了高小的教室,老师开始有些吃惊,了解情况后同情之余也被这个小女孩对上学的渴望感动了,不仅默许了她带着两个妹妹来上学,还和同学一起帮助带,让会走路的大妹妹到教室外面去玩,轮流抱着小妹,哭了就帮着哄。但是,小妹毕竟太小了,经常哭闹,影响上课,老师来到了她家里,和母亲商量着能否让她少带一个妹妹去教室,母亲和父亲商量之后就把小妹送去亲戚家,她和母亲一样舍不得,可她实在是太想上学了。大妹妹还是跟着她,每天步行三四里山路去学校。
就这样,她带着妹妹念完了小学。
这个小女孩是我的母亲。
我 / 和 / 我 / 的 / 家 / 乡
02
崭新的黄书包
背在身上轻飘飘的
跑起来时还会荡来荡去的
20世纪80年代伊始,地处赣东北腹地一个秧苗盛开的村庄。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跟着妈妈走进了马路边的校园,一路上她还和许多同样兴高采烈的伙伴们追逐打闹着。到了学校办公室,只见一个和蔼的中年女老师坐在里面,她和伙伴们一同排着队,轮到她时,报上姓名、年龄——其实她不用报,她妈妈就是这里的老师——然后数了一百个数,那个慈祥的老师就记下了她的名字。从此她就天天背着个小书包开始了她的学校生活,崭新的黄书包里,只有语文、数学两本书和几本作业本,背在身上轻飘飘的,跑起来时还会荡来荡去的。
图为作者曾就读小学(现景) 源于网络
校园进门处有口大水塘,水塘过去就是一棵大樟树,她和伙伴们——现在应该叫同学们了哈——经常跑到那去玩,有时手拉着手去“抱”树,好几个人才能抱得过来呢。老师办公室门前有一块空地,上面长满青青的小草,成了她和同学们童年的青草地,教室是平房,但可以称得上宽敞明亮,左边教室的窗外还有一块围起来的菜地,里面种上了各种绿色菜蔬,有时还有些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各色花草,她和同学们有时也会进去帮忙除草什么的,这时的她们常常齐声唱起那首“我们的祖国是花园,花园里花朵真鲜艳……”当然她们唱得最多的还是“学习雷锋好榜样,忠于革命忠于党……”还有“让我们荡起双桨,小船儿推开波浪,海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……”
就这样,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。
这个小女孩就是我。
我 / 和 / 我 / 的 / 家 / 乡
03
不说学校
她的书包也漂亮得让妈妈羡慕
五颜六色,还有唐老鸭和米老鼠
进入新世纪的第二年,一个以快乐平安命名,与世界瓷都相距只有几十公里的小县城。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牵着爸爸的衣襟,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,一抬头,“某某市第一小学”的几个醒目大字映入眼帘,走进校园,就有一个红绿相间的小花坛,周围一圈高大的楼房,有几幢还是崭新的,墙面白得耀人眼,中间是操场,现在到处都是人,在奶奶家只有村里演戏时才有这场面,她更紧地拉住了爸爸的衣襟。爸爸终于在拥挤的人群中挤到前面去给她报了名。
图为作者女儿所就读小学 源于网络
她开始住在外婆家里,离学校挺远的,爸爸特地买了一辆电动车每天接送她。半年后搬到学校附近买的新房子里,调来城里的妈妈送她去上了几次学,她就开始要求自己独自往返了,妈妈虽然有些不放心,但也只是嘱咐她过马路时要小心,一定要走人行横道。从此她就开始一个人蹦蹦跳跳地去上学了。她们学校有图书室,图书室?这可是妈妈到县城念高中时才第一次在学校看到过的。还有电脑室,电脑?这个妈妈小学时可是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呀。不说学校,她的书包也漂亮得让妈妈羡慕,五颜六色,还有唐老鸭和米老鼠,也很大,只是里面装满了书,都是学校发的课本和辅导书,背在身上沉甸甸的,让妈妈看了心疼,她自己有时也会和大人一样皱起眉头。
就这样,她背着漂亮沉重的书包,度过了她幸福快乐而又有些无奈的小学生活。
这个小女孩是我的女儿。
我 / 和 / 我 / 的 / 家 / 乡
作者简介
徐淑红,女,1974年3月生,江西乐平人,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,出版散文随笔集《生活永远值得期待》。
来源:文明江西
栏目编辑:李婕
发布于:北京市康乾配资-官方炒股软件-配资著名炒股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网站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