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我回老家,看见张阿姨在村口晒太阳。她儿子儿媳在广东打工,孙子在镇上读幼儿园大班。我问她:“娃放学谁接啊?”她说:“我呗,娃他妈在县城打零工。”我算了算,张阿姨今年都62了,每天骑三轮车跑十来里地接送孙子,就因为幼儿园只管大班,0-3岁没人带。
这事让我想起新闻里说的,现在全国新生儿一年不到千万,农村更少。我表姐在县城打工,本来想生二胎,但算了算账:奶粉钱、尿不湿、幼儿园学费,再加上她现在一个月才3000块工资,直接摇头:“养不起。”国家现在发补贴,说0-3岁每年给3600块,听起来好像不少,但按表姐说的,这钱连半年奶粉都不够。
其实年轻人不生娃,钱是大问题。我同学小李在互联网公司上班,他说现在房价这么高,房贷都要啃老,哪敢要孩子?更别说生了娃还得请保姆,一个月少说五千。我姐夫去年升职,就是因为他老婆不要二胎,领导说“家里没负担”。现在好多女同事都不敢怀孕,生怕被调岗。
展开剩余67%村里老人说:“以前生娃有集体户分粮,现在全靠自己。”这话不假。我邻居家姑娘在杭州做护士,想把娃送回老家让老人带,结果发现村里连个托儿所都没有。老人年纪大了,既要干农活又要带娃,根本忙不过来。国家现在说要建托育中心,但村里连个像样的幼儿园都没有,这补贴发下去,能真落到孩子身上吗?
前阵子我刷短视频,看见有人吐槽:“发钱不如直接给奶粉。”这话听着糙,但有道理。现在政策是给钱,但钱要怎么花?要是直接给奶粉、尿不湿,或者把钱打到医院账户交检查费,可能更实在。再说农村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领补贴,还得跑镇上银行,折腾半天。
最近网上有人说“不婚不育是潮流”,我看也不全是。我表弟本来想结婚的,但女朋友说:“你工资这么低,生了娃怎么养?”最后俩人干脆不处了。现在年轻人压力大,房贷、车贷、养老父母,哪哪都要钱。就算国家给补贴,但工作不稳定,生了娃反而更穷,谁敢冒险?
我听说有些地方试点“弹性工作制”,让爸爸也能带娃,这主意挺好。我同事老王就是爸爸,他说要是能在家办公,肯定多陪孩子。但现在公司规定必须坐班,他老婆生完孩子三个月就回去了,结果孩子没人带,只能请保姆,工资全搭进去。
前几天我刷到新闻,说有些地方给生娃的人发购房补贴,这倒是个新招。但问题是,现在房价这么高,补贴这点钱能买几平米?再说年轻人就算买了房,还得还贷,压力还是在。我看还是得从根儿上解决,比如提高工资、降低房价,或者让职场对女性更友好。
现在农村很多年轻人都走了,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娃。我大伯家孙子在镇上读幼儿园,放学没人接,只能锁在教室里。老师说这样不行,大伯只好把孙子转去私立幼儿园,一年要一万块。一万块对农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,但没办法,总不能让孩子没人管吧。
说到底,生不生娃是个人选择,但国家得让人敢生、能养。现在发补贴是第一步,但光有钱不够,得有人带娃、有地方托育、职场别歧视女性。我表姐说:“要是能在家附近找到便宜托儿所,工资再涨点,说不定真敢要二胎。”这话听着实在,但什么时候能实现呢?
发布于:贵州省康乾配资-官方炒股软件-配资著名炒股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网站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